2021年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乐舞教育学术研讨会系列讲座暨2021年研究生学术艺术月系列活动于公司成功举办

发布者:王甲昌发布时间:2021-11-11浏览次数:191

20211111日下午3:00,优德882021年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乐舞教育学术研讨会系列讲座暨研究生学术艺术月系列活动于线上(腾讯会议APP)举行,本次参加会议的学院老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员工共两百余人次。由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优德88古典舞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敦煌舞教研室主任,北京优德88敦煌舞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史敏讲述:敦煌壁画舞蹈创作与鉴赏内容。本场讲座由优德88吴军副经理主持。

史敏教授从自身经历与多年的教学研究中为我们从敦煌壁画舞蹈形象的由来;敦煌壁画舞蹈创作与鉴赏;敦煌壁画舞蹈的审美情趣三个方向,以敦煌壁画中天乐舞与俗乐舞两种乐舞形象,同自身经历为时间轴生动却明了地讲述敦煌壁画舞蹈创作与鉴赏内容。

讲座伊始,从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莫高窟举世瞩目的文明,历代延续性的记载讲述其不可忽视的金子塔顶尖的人类文明遗存,阐述了敦煌壁画在经历了千余年中,为我国乐舞文化所留下的宝贵史料,以其千姿百态的舞蹈造型与不同时代的风貌遗存,为我们奠定了敦煌壁画舞蹈的风格特征和审美规律。

1979年舞剧《丝路花雨》的演出奠定了敦煌舞的研究与创作。在不断丰富、完善与建设过程,从浩瀚的壁画中提炼最具代表性的风格流派,用舞蹈具有的极简方式传授敦煌舞,培养人才。其中,特别讲到在教授过程中所探究到的敦煌舞蹈中三道弯重心的把控,榫卯结构的力学平衡重心运用人体中段的控制,近乎完美的诠释了敦煌舞的重心,不仅仅有其科学性、民族美学以及中华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惟妙惟肖地讲述了敦煌舞蹈中的传神性(虽静犹动),飞天身份的确定,用敦煌舞抒发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等研究教学心得。

史敏教授提到:“敦煌壁画舞蹈的创作与鉴赏应深入细致的向壁画学习”。追寻舞姿形成的训练,整合与路线的复原,使其“形神劲律”。以《启示——冥想》为例,深度还原272窟北凉伎乐,提炼其气韵与神韵,在壁画中获得创作灵感,回归壁画本体。史敏教授一直秉持学术与技术共通(学术性与观赏性并存)创作理念,关于反弹琵琶给予了全新的创作思路,从为舞蹈而生的舞具到无实物性的表演风格再到穿越时空的三位一体的,无一不体现出在创作之路的不断更新。

时代对于敦煌的守望与坚守。简要分析了《觉·悟》《雷公鼓》《九色鹿》等作品的创作心路,以“三道弯”舞姿的风格美;动态的“S”形之韵律美;空灵完善的宗教神态美;动作与连接的圆曲之美四点讲述了敦煌壁画舞蹈的审美情趣。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与史敏教授进行了交流,对敦煌壁舞蹈源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了我们研究敦煌舞蹈的新思路,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更多的敦煌文化,我们研究敦煌壁画中的舞蹈艺术形象,既要继承伟大中华文化中历史悠久、绚丽璀璨的舞蹈艺术精神更要紧紧抓住民族舞蹈之根,在研究探索中获取有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千年的壁画舞蹈形象“复活”于舞台,为今天的社会和人民服务。我们研究敦煌壁画中的舞蹈艺术形象,既要继承伟大中华文化中历史悠久、绚丽璀璨的舞蹈艺术精神更要紧紧抓住民族舞蹈之根,在研究、探索中获取有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千年的壁画舞蹈形象“复活”于舞台,为今天的社会和人民服务。

此次讲座进一步开阔了舞院学子的学习视野,对敦煌舞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并将继续探索敦煌文化,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本次会议圆满结束。